|
论“用意不用力”论“用意不用力” 张维亚 在很多太极拳群里面,很多人都讲过“用意不用力”这一句话,可是说而不明,玄之又玄,弄得学员云里雾里,不知所措。那些键盘内家高手知道什么叫“用意不用力”吗?我认为对着初学者说这句话是不对的。对于没有练过刚劲(或者说明劲)的人也是不对的。首先我要阐述的是 “劲”。“ 什么叫劲”有多少人了解吗?劲在《太极拳十会论》中第一章已经阐述了,一贯的整劲,要力达四梢节。这个劲(某一个动作)“从无到有”有个训练过程,这个劲要不断的训练才能打出来,练出来后,再炼‘从有到无的过程’,直至炼到要无意识随心所欲能打岀来为止。从有意识到无意识,要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炼出来。此时也就是说这把明劲发出来,很随心所欲地打出来。此时才可以说 “用意不用力”。很多人就连发劲与打骨密度的训练都没有经历过就来阐述“用意不用力”了。我认为,这样的人是个大忽悠。如果一个师傅一开始就对初学者说“用意不用力”是很不负责任的。我再说明一下“有和无”从没有这把刚劲炼到能打出这把刚劲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有到无”是过程是在有意识地能情况下打出这把刚劲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做到无意识的情况下也能打出这把刚劲,形成身体本能条件反射,要打到这个程度才可以说“用意不用力”。 我再来阐述什么叫“意”。很多键盘内家高手懂得什么叫“意”吗?如果就连这个“意”也不懂,就不要再来阐述“用意不用力”啦!古拳谱中明确写明“意”是这样的:“意如飘旗,又似点灯”,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意是观察和身体本能条件反射”。在武术对打中,这个是必不可少的。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人说发劲要伤身的,有的人他的师傅都不懂练武的规矩。传统武术入门就要开始发劲训练啦。没有这把劲,怎么打人?所以,这些人的师傅的师傅就产生了“打太极拳不要力的”这种伪命题。故而“用意不用力”不是对初学者来说的。初学者你们体验过了吗?你们体验过了,举个例子,就从做一个太极拳的“云手”来看,从“云手”之中就可以看出来的。假如对方打你时,你做的“云手”是怎样的?你要用“云手”快速本能地反应,挡住进攻,拨开对方的拳路,改变对方打的方向。同时被打的人手臂要有整劲和手臂的骨密度能承受别人施加给他的力量。这样就可以看出是否经历过真正的武术训练。如果对方的力量非常大,云手的姿势也不会变形,只能是被打的人整个人、整个步子移动跳开,而不是“云手”的姿势散架了。否则此人连《十会论》第一章多没有经历过。其实外家拳,内家拳,不管什么拳,都要做到这个样,拳理事相通的 。 如果哪个所谓的大师,键盘内家高手对着初学者说什么“用意不用力”。被懂传统武术训练的老拳师听到,肯定一砖拍死,“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不是要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吗?”。古拳谱上的理论都是在拳师已经成为大师,登峰造极以后的高级阶段所总结和阐述的,不会把初级阶段的东西写到拳谱里去的。而事实上,正是不起眼的基本功上出功夫。我的老师就是这样训练我的。按照《十会论》指导训练,用《中医基础理论》做基础,打拳打得好不好,也是用《十会论》评判,打拳打得标准不标准,也是用《十会论》作为认定标准。对于《十会论》各家有各家的训练方法,但是大道相通的,所以陈氏太极拳第一式金刚捣捶,很多陈家沟的人就可以打出来。因为陈鑫说过陈氏太极拳《三三三拳谱》中写道陈氏太极拳从心意六合拳源头而来的,“金刚捣捶”一式从“虎抱头”演变过来,很多太极拳的根基大多是从心意拳而来。我们和陈家沟村的村委会村干部交流,私底下也说,他们陈家沟村教武术,对内除了教打太极拳也教心意六合拳,传授发劲、打骨密度等传统武术实战基本功。对外传播就只打套路,免得艰苦的基本功训练把学员炼跑了,断了财路。炼武的学员往往是十来九逃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真正接受炼武的考验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但是,每个坚持炼武的人都是幸运儿。 注:《太极拳十会论》,古已有之,由《九要论》增演而成,在《九要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一条 “刚柔相济”。简而言之:一贯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进八身九步十刚柔相济。 作者为本站站长石先生的入室弟子 |